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 国内信息
迎接新挑战,农资行业亟待探索服务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9-10-09 11:12:10 浏览次数:8116

 近年来,农业服务已经不再是农资企业促销产品的手段,而是贯穿农业产业化整个链条,但是这种针对小农户的服务更像是“老虎吃天”,很难落到实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我国小农户太过分散,服务成本巨大。那么,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蓬勃发展的将来,农资企业又该如何介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又将如何打造新模式真正走出一条为农服务之路?

 

 

发挥自身优势

介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与棉麻局副巡视员、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符纯华表示,农资企业在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变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企业自身实力,确定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是全国性还是地区性,是单独提供全程的农业综合服务还是和其他企业合作共同提供全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考虑到风险和成本,效率最高、成本最小的是,与其他专业企业合作,共同向某个地区提供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以此积累经验,探索合作模式和服务模式,再向周边进行推广,扩大自身的服务范围和增加服务对象。同时,应该结合自身优势,来介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例如,先从企业受欢迎的优势产品入手,完善与之相关的各类服务内容,提高用户使用满意度,增强用户对优势产品和品牌黏性。在提高消费者对品牌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用户需求,继续增加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在介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需要注意农业服务模式的设计。

 

农业服务的模式种类多样,因此,在设计和选择农业服务模式时,需要非常仔细,结合当地用户的特点,进行设计。一方面要保障参与服务的农民能从中受益,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企业的盈利点和业务的可持续性。

 

符纯华说:“最终,需要依靠好的服务模式、优势的服务内容,打造自身的服务品牌。迎合新型经营主体的需求,以服务为核心,将农资变为服务的配套产品,并以用户需求和体验为延伸,来增加产品和服务内容,最终能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

 

目前,我国农业服务市场处于探索阶段,未来还有很大市场空间。根据相关测算,我国主要农服产品的市场空间,可催生每年超2万亿元的市场规模。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朝着多元化、多主体、多层次方向发展。当前服务环节中比较薄弱的农业信贷、保险等金融类服务,数据、信息、经营等咨询类服务,将在未来出现并增加,这也是农资企业转型升级为农业综合服务商的方向。

 

因此,未来农资企业应该把自身定位成整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一员,是整个服务体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坚持利用市场化机制深挖服务的内涵,在为农民提供有价值的服务的同时也为企业赢得利润。农资企业只有把为农服务做成双赢、多赢局面,这种服务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大型农资集团

为农服务模式多元化

面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资企业对为农服务模式的探索已初见雏形,不同企业根据不同资源禀赋正在形成适合自己的服务模式。

 

云南农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国告诉记者,深耕主业、拓展新业是当前农资流通企业转型的关键。他说,深耕主业方面,当前云农股份利用供销农资企业多年形成的品牌优势进一步延伸服务链,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规模种植户做文章,从农资产品到服务全程跟进,帮助农户实现增产,再利用农产品龙头企业收购销售农产品,帮助农民增收。拓展新业方面,云农股份立足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仓储物流优势,不仅仅是储存销售化肥,而是引入其他业态,联合合作,实现共享共赢;同时,充分利用云南资源禀赋,联合云南普洱茶农茶企,整合资源,采取参控股等方法,共同发展。

 

贵州磷化集团董事长何光亮表示,目前农资企业正在向多元化农资服务企业转型,一方面探索出“政府+企业+社会资源”扶贫模式,引入龙头企业、专业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共同打造农业脱贫产业链,运用传统产业和特色农业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种植基地和新型农业服务站,带动当地农民走产业脱贫致富之路;另一方面还创建“福农宝”现代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在为种植户提供测土配方、在线农业专家指导等服务的同时,利用大数据平台对接当地农产品与全国市场,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

 

浙农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汪路平表示,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浙农集团将找准新时代社有企业改革方位,更快、更深、更好地参与和推动“三位一体”农合联体系建设,增强经营服务能力,全面融入并担纲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深化涉农产业链经营体制改革,高举为农服务大旗,全面打造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农业金融服务、乡镇商贸综合服务和新型农业企业孵化服务等五大为农服务平台,力争为供销合作经济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由此可见,大型农资集团由于实力雄厚、整合资源能力强,在为农服务方面涉及的领域更为广阔,除农资业务外包括了农技、金融、仓储、农产品流通以及大数据服务等方方面面,在做好综合服务商的同时,更是担起了乡村振兴的重任。

 

 

基层农资企业

服务意识日益增强

基层农资流通企业面对新形势也在积极地进行自我改变。其转型与大型农资集团截然不同,其更注重微观层面的改变。

 

辽宁省彰武县汇丰农化销售中心总经理曹友明表示,面对新形势,一是要自我提升,增长见识。他说:“这两年,我在销售旺季主要从事农资销售工作,闲暇时间我会到沈阳农业大学进修,培训方向为农产品经纪人、农业植保员、新型农场主等方向,这样才能更清楚了解新型农民需要的是什么。”二是要转变观念,向服务商转型。他说:“我们的方向是今后作为服务商,而不是零售商,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和指导。我们要有一个试验田,通过试验来验证化肥、农药等产品的田间效果,向用户推荐适合本地区的产品,为农户提供作物全程解决方案,用试验结果让农户信赖,也能帮助农民少走弯路。”

 

辽宁省建平县国营热水畜牧农场辽西春秋农资服务中心王艳生说:“近几年,各级政府大力提倡土地托管,并按照土地托管的面积给予土地托管组织一定补贴。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十分适合土地托管,因此,土地托管在东北地区开展比较顺利。可以说,土地托管既与国家政策接轨,也符合当前农村整体形势。”他认为,土地托管不仅为农民提供了从种到收的一条龙服务,还为农资经营转型指明了方向。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供销社基层总社农资经营网络部经理武学华表示,种植主体的改变也将推动经销商经销方式的改变。近两年,随着土地流转的顺利推进,农民合作社和新型农场主迅速涌现,而经销商也基本不将货物入库,而是根据订单直送到大户的地里,这样便做到了让利给种植大户。他还说,因种植大户对肥料需求不同,故而经销商未来的服务方向也将向为不同的用户提供配方服务转变。

 

就基层农资经销商而言,其服务类型也在逐渐突破“卖产品”的藩篱,向技术服务、土地托管等方面发展,虽然其为农服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但是向服务商转型的意识已经十分清晰。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在变革中创新、在发展中提效、在稳定中增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新起点,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走到台前,将逐步打破小农户经营的困局,农业生产向适度规模化迈进。面对新的变化,我国农资行业转型将获得重大发展机遇,综合服务商将逐渐取代农资经销商,为农服务的能力将大幅提高,同时也将充分享受变革释放的红利。


 

版权所有 湖北省农业生产资料协会 鄂ICP备14002251号-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江汉北路5号泛悦南国中心二期T2栋 电话:027-85796306 QQ:2787343683 传真:027-85796306 技术支持:捷讯技术

流量统计: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