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出口化肥383万吨,同比下降22.3%,累计出口金额9.4亿美元,同比下降16%。其中,共出口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6万吨,同比大幅增长716.7%。化肥进口量增加,达333万吨,同比增长2.7%;进口金额8.6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进口氯化钾274.2万吨,同比下降4.4%;进口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7.2万吨,同比增长47.5%;进口硫酸钾1.8万吨,同比增长103.3%;进口尿素4.7万吨,同比下降8.6%。
氮肥方面,供给呈现产量增加,成本上涨状态。受原材料供给增加影响,预计行业开工率上升可能性较大。由于国家对安全环保的要求升级,办理排污许可证及征收环保税将直接增加氮肥企业生产成本。需求稳中有降。农业方面,受有机肥替代、轮作休耕扩大等影响,预计农业需求小幅下降。工业方面,尿素需求主要来自人造板、电厂脱硫脱硝和车用尿素几个领域,预计工业需求总体增长在5%-10%左右,保持平稳增长。出口形势难有好转。受国内尿素生产成本上涨影响,国内外价格倒挂。随着国外新增产能投产,我国氮肥出口压力将继续增大。综合来看,受成本支撑,2018年尿素价格将保持平稳波动,价格略高于2017年,但波动幅度变小。
磷肥方面,进入2018年以来,一季度磷肥产量有所下降、出口减少、价格稳中走跌、供需平衡收窄。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测算,1-2月份磷肥产量估计为395万吨P2O5,同比下降3%。据海关统计,1-2月份出口磷酸二铵40万吨,同比下降52.1%,出口磷酸一铵15.55万吨,同比减少58 %。随着国家环保治理从严、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的推进,后期磷肥产量继续保持稳中下降的趋势。出口压力较大,随着国际产能陆续释放,沙特、摩洛哥等国原料优势明显,我国磷肥国际市场份额将受挤压。国内生产成本较高,磷酸二铵出口竞争力下降。综合来看,2018年,由于国际市场新增低成本磷肥产能较多,国内磷肥出口难度较大。预计磷肥行业在2018年依然将处于低迷期。
钾肥方面,根据IFA报告,2017-2021年全球钾肥供应充裕,产能利用率在75%左右。预计2018年,我国钾肥供应将保持稳定。目前,国际主要供应商表示第一季度销售基本完成,并且预计,全球钾肥需求将继续在2018年将保持强劲,2018年全球钾肥需求将增长约2.5%,相当于160万吨,与历史平均增速水平持平。进口方面,国际钾肥市场回暖迹象明显,东南亚及巴西高低端比去年大合同签订时上行10-30美元/吨,因预计,今年大合同谈判价格上浮。综合来看,长期来看,巴西等其他发展中国家,钾肥需求温和增长,预计2018年钾肥大合同价格存在上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