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意见》明确,到2030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农业产地环境保护水平持续增强,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农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乡村生态振兴有效推进。
到2035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绿色生产方式基本形成,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产地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农业产业发展循环畅通,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乡村生态振兴迈上新台阶,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指导意见》明确了10项重点任务和措施。
一是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利用,要求各地加强耕地管理,提升耕地质量,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二是促进农业用水节约高效,深入推进农业节水增产增效,推进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管理节水。
三是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推进化肥控量增效、农药减施增效、地膜科学使用、饲料兽药使用减量增效。
四是加强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推进源头减量,推动就地就近科学还田。
五是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推进秸秆还田、秸秆离田,提升管理水平。
六是加快农村生活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就地消纳、多元处置,完善运行机制。
七是推进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推动长江流域农业生态修复,加强黄河流域农业生态保护。
八是提升农业生态价值,推动农业节能降碳,稳妥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严控外来物种入侵风险。
九是推行绿色循环,推进绿色循环技术采用、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稻渔综合种养、生产生活有机联结循环。
十是发展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促进加工减损增值、流通降本增效、质量安全水平提升。
《指导意见》要求,要加强统筹协同,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加强监测评价,完善标准体系,构建监测体系,加强技术指导。强化政策引导,加强项目资金倾斜支持和金融社会投资支持,强化监管约束。推进价值转化,推进减排固碳,发展生态服务产业。总结经验模式,加强宣传推介。